您现在的位置: 空调维修网 >> 空调维修 >> 正文
相 关 文 章
普通空调维修 非金属建材行业2023年…
普通空调维修 财务干货 财务必备146…
普通空调维修 永济商业计划书免费案…
普通空调维修 物流运费价格表
普通空调维修 信用卡20周年:招行信…
普通空调维修 “宜”周监管 聚焦湖&…
普通空调维修 小程序开发收费价目表…
普通空调维修 婚纱摄影价格表模板 (…
普通空调维修 新东方考研英语一对一…
普通空调维修 紧扣职能主动作为 湖&…
普通空调维修 冬季装修厨房电器如何…
普通空调维修 小小插座里门道多正泰…
普通空调维修 集成灶高价值市场争夺…
普通空调维修 2022年中国厨卫电器行…
普通空调维修 总投资约15亿!乐清这…
普通空调维修 海尔空调怎么样 海尔空…
普通空调维修 2016年最新的海尔空调…
普通空调维修 格力变频空调报价表 格…
普通空调维修 南宁大型空调维修-南宁…
普通空调维修 海尔小状元空调价格介…
普通空调维修 热水器维修经验。。。…
普通空调维修 杭州澳柯玛热水器售后…
普通空调维修 请热水器维修高手帮忙…
普通空调维修 热水器不出水怎么修理
普通空调维修 广西一男子上门维修热…
普通空调维修 寒潮来袭家电遇故障怎…
普通空调维修 浙江杭州王女士家的中…
普通空调维修 高温将至空调维修怕遇…
普通空调维修 浙江一女子联系客服后…
普通空调维修 唐山市人民医院全院中…
普通空调维修 空调“搬家”如何避如…
普通空调维修 240名格力售后工程师3…
普通空调维修 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空调…
普通空调维修 格力空调24小时客服热…
普通空调维修 格力空调漏水 20多个报…
普通空调维修 格力中央空调价格如何…
普通空调维修 格力空调投诉盘点:70…
普通空调维修 格力空调价格表 格力空…
普通空调维修 各种型号的格力空调价…
普通空调维修 家电过保后你猜一年要…
  非金属建材行业2023年度策略:新的开始新的征程           ★★★
非金属建材行业2023年度策略:新的开始新的征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9 12:36:36

  2022 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政治局势动荡,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之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承受一定压力,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PMI 指数多处于荣枯线下方,固定资产投资和社零增速回落。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指导方针下,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推出并加力落实政策措施,下半年宏观经济呈现一定恢复态势,但国内消费恢复并非一蹴而就,海外通胀高位运行,美联储加息周期影响持续,四季度国内经济恢复发展趋势仍有一定反复。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稳增长”仍是未来工作重点,作为传统经济动能代表的基建和房地产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自去年四季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稳增长”的工作要求后,作为宏观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来基建方面受到大力支持。从政策面来看,今年两会即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并对重点建设方面提出建议,随后国常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等反复强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对应政策,包括《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等。

  从资金面来看,财政方面对于基建方面支持力度加大,专项债发行速度显著快于往年同期。两会时将全年财政支出规模较去年扩大2 万亿以上,多次会议指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调增政策性银行 8000 亿元信贷额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今年 1-10 月,一般公共支出累计同比增长 6.4%,增速较去年全年提高6.1个百分点。截止今年 7 月,各地新增发行专项债即基本全部完成,比去年提前近半年,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项目。10 月份,5000 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开闸”,并迎来下半年专项债发行高峰。

  政策组合拳助力之下,基建投资在今年表现突出,最大程度协助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今年 1-10 月,广义基建投资完成 16.96 万亿,同比增长11.39%,为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2021 年采用两年复合增速),下半年后,在一揽子政策加码支持下,单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均保持在 11%以上。从结构上来看,水利方面持续表现亮眼,下半年交通端提速接续发力。今年上半年,重点水利工程、管网更新改造等方面推进政策持续出台,并对整体今年基建投资起到良好支撑作用。1-10 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同比增长 12.6%,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4.8%,较去年累计增速提高 11.91 个百分点;根据水利部数据,前 10 月全国已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211亿,同比增长 63.3%,创同期历史新高。下半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启提速,前 10 月交运、仓储和邮政业投资额累计增速6.3%,较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54%。截至10 月份,新增专项债投向交通基础设施方向的累计金额同比增加约 45.2%。整体来看,今年前 10 月,基建对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的贡献度均达到高位水平。

  展望 2023 年,我国宏观经济回稳向上趋势基础仍需巩固,通过基建拉动有效投资仍将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宏观政策支持有望延续。货币政策方面,近期央行已实行年内第二次降准,流动性合理充裕仍将继续保持;财政政策方面连续性有望保持,近期,部分省份已收到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3 年新增专项债限额,且限额增长明显,预计 2023 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望延续今年的前置发行,并对明年投资形成拉动作用。考虑到专项债发行到实际开工落地仍需要1-2 季度时间,同时,今年以来受疫情、极端天气、资金短缺等因素影响,项目施工情况仍有滞后,预计积累的大量项目和未来新增项目仍有望对明年基建投资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整体明年基建增长有望延续。

  2020 年下半年“三道红线”融资监管新规正式出台,随后房地产行业迎来密集调控,包括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加强预售资金监管、收紧房地产供应链融资等多方面,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随着政策持续加码并严格执行,去年下半年,房企信用事件频发,今年 7 月,全国多地出现楼盘“停工停贷”风波事件,进一步加剧市场担忧。今年以来,在前期市场密集调控影响余波下,房地产行业运行数据加速回落,回调强度和持续时间显著强于历史,同时,基建和地产投资差缺口达到十年最高水平。

  房地产行业基本面运行显著承压背景之下,市场担忧情绪不断上升,为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发展,四季度开始,行业政策全面转向,积极信号持续释放并不断积累。

  1) 政策转向并加速落地:今年 7 月,全国多地发生“停工停贷”现象,行业基本面运行数据承压显著,市场担忧情绪进一步加剧,政策方向逐步转向积极呵护,7 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9 月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取消、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11 月份,信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三支箭”先后快速落地,为房企融资给予充足支持。

  2) 房贷利率下行为销售托底:今年以来,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房贷利率呈现下行走势。今年 4 月和 12 月,央行分别进行两次降准,5 月和8月,5 年期 LPR 均非对称下调 15bp,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呈现持续回落至 4.34%,为过去十年最低水平。重点城市主流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自去年四季度后持续下行,并于今年 5 月后降幅进一步加大,重点城市房贷平均放款周期从去年 10 月高点 74 天下降至目前的 26 天。 房贷利率是影响购房人购房成本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历史数据上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与平均房贷利率的变化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今年二季度后,房贷利率已经呈现同比下降趋势,放款周期亦持续缩短,为后续销售回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 刚需购买力持续积累助力销售市场修复:我们认为,居民对于商品房的购买力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为可支配收入积累后形成的基础购买力,其二为在基础购买力之上,通过银行信贷对基础购买力的放大,上文关于探讨的房贷利率可以认为是基础购买力的放大成本,而此段文字我们将对基础购买力进行讨论。我们通过对 2011 年以来百城住宅房价同比指数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增速进行比较发现,在 2011-2013 年和 2014-2016 年两轮周期中,城住宅房价同比指数在下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增速3 个季度之后,出现反转迹象,在下穿后 7 个季度,房价同比指数会回到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增速之上;在 2018-2020 年的周期中,房价同比指数下穿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增速同样约 7 个季度(三轮周期均历时七个季度或许有政策调控周期时点、疫情突发事件带来的巧合因素,但购买力的波动规律依旧值得参考)。在 2021 年至今的此轮房地产周期中,百城住宅房价同比指数下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增速已超过 7 个季度,尽管房价下行强度不及前两轮周期,且持续反复的疫情影响因素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偏弱,但只要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增速高于房价同比指数即证明居民对房地产的基础购买力在累积,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和行业积极政策的积累,预计未来刚需购买力积累将对商品房销售增速的支撑作用将逐步显现。

  经历2021 年以来的密集、严格的政策调控后,房地产行业运行压力在今年进一步显现,随着政策态度逐步从打压走向呵护,我们预计2023 年,“保交付”效果将继续显现,后端竣工表现有望保持较强韧性,前端销售、新开工、土地市场有望呈现弱复苏趋势。

  1) “保交付”逐步落实,竣工端具备韧性:自 7 月份全国多地“停工停贷”风波发生后,中央高度重视并作出指导,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监管、地方政府、房企等多方面共同探索纾困模式,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包括设立纾困基金,引进信托公司、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房企制定计划推动施工复工等。随着“保交付”相关措施和资金持续落地,效果已逐步显现,截至今年 10 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已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从过去数年数据看,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处于历史高位运行,但实际竣工面积受资金、疫情等因素影响有所滞后,两者轧差进一步扩大。我们认为,在“保交付政策指引下,前期累计新开工-竣工缺口有望有序释放,为2023 年房地产竣工端需求提供较强韧性。

  2) 结构性修复已然开启,需求端政策仍有施展空间,前端数据明年有望呈现弱复苏态势:在今年政策不断呵护和加码的背景下,下半年地产运行数据的结构性修复已然开启。今年 1-10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2.17%,从前5月增速低点-23.57%呈现一定企稳趋势;100 大中城市土地供应和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降幅二季度以来持续收窄,前十月分别同比下降9.39%和10.30%;前10月,房地产开发资金国内贷款同比下降 26.61%,已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其中10月单月同比下降 18.33%,为今年以来最小降幅;截至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2%,较上半年高 2.4 个百分点,较上年末高1.3 个百分点。从目前已出台的政策类型来看,多集中于为房企供给端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包括房企融资端、信贷政策等方面。尽管部分核心数据已呈现结构性改善迹象,但目前整体房地产行业基本面运行仍偏弱。为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发展,我们预计,未来需求端宽松呵护政策仍有进一步出台预期和发挥空间,近期,已出现包括北京通州解除“双限购”、杭州恢复“认房不认贷”且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等措施发布。随着各项积极因素的积累与传导,预计明年房地产前端销售、新开工等数据有望呈现弱复苏趋势,投资端亦将出现一定边际修复。

  综上分析,2022 年,基建承担起“稳增长”重要任务,助力宏观经济保持稳定,房地产运行持续承压后迎来政策转向。展望 2023 年,我国经济运行回稳向上基础仍需巩固,通过基建拉动有效投资仍将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货币、财政政策支持有望延续,前期积累项目和未来新增项目有望共同驱动明年基建投资整体保持稳中有增的运行态势;房地产方面,政策转暖、利率下行、居民购买力积累等积极因素为未来行业运行修复改善奠定良好基础,现阶段看,政策未来仍有发挥空间,预计明年前端销售、新开工有望呈现弱复苏的运行态势,竣工端在“保交付”重任下将具备较强韧性。

  从产业链角度看,多数建材细分子行业属于房地产、基建产业链上游,其需求随房地产、基建行业景气度在开工、施工、竣工等环节的传导而轮动。从历次房地产周期运行中,政策是影响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的核心变量之一,而从房地产行业自身数据的运行规律上看,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往往领先于新开工累计同比增速、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提前见底,是房地产新开工、投资景气度的先行指标。

  我们通过观察 2010 年以来的三次房地产周期中,政策转向时点、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与地产链头部企业的二级市场股价超额收益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政策转向时点、房地产销售面积单季度同比增速与地产链头部企业单季度利润同比增速之间的相关性,来分析政策转向时点、房地产销售面积的增速变动是否对地产链头部企业的二级市场超额收益的变动方向以及经营业绩增速的变动方向有指引性作用:

  周期一(2011-2013 年):政策于 2011 年四季度见底,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于 2012 年一季度末企稳回升,地产链头部企业超额收益亦于同期见底,稳步抬升;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单季度同比增速于2012 年一季度末企稳回升,地产链头部企业单季度利润同比增速亦于同期见底,企稳回升;周期二(2014-2016 年):政策于 2014 年二季度转暖,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单季度同比增速于 2014 年三季度开始企稳回升,累计同比增速于2015 年一季度开始企稳回升,受地产政策转暖影响,地产链头部企业超额收益于2014 年三季度初现回升迹象,并于 2014 年四季度和 2015 年一季度出现首次加速,地产链头部企业单季度利润同比增速于 2015 年二、三季度筑底回升;周期三(2018-2021 年):政策于 2018 年四季度转向,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单季度同比增速、累计同比增速首次在 2019 年三季度初现见底回升迹象,后又因疫情因素影响于 2020 年一季度深度探底并于二季度急速回升;地产链头部企业超额收益于 2018 年四季度和 2019 年一季度间首次出先触底回升迹象,并于2019年四季度开始呈现加速上升走势,地产链头部企业单季度利润同比增速于2019 年三季度首次触底回升,并于 2020 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再次探底,随后强势上升。

  综上分析,2010 年以来的三次房地产周期,政策转向的同时,地产链头部企业股价即同步出现超额收益,而在后续基本面和股价超额收益表现上看,随着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的回升以及景气向产业链传导,地产链头部企业的二级市场股价超额收益有望逐步放大,结合上文宏观部分分析结论,当前房地产政策已转向,后续地产链头部企业盈利增长恢复可期,二级市场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虽然地产数据持续筑底,其他建材 Q3 报表营收端整体仍有承压,但原燃料价格下行带来成本端压力缓解,企业布局和业务模式的差异,带来经营成果的进一步分化,部分地产链标的在 Q3 完成探底、磨底过程,整体来看B 端业绩仍有承压,C端或非房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环比改善。从经营质量上看,收入结构的优化和成本端压力缓解带来 Q3 现金流显著改善,同时应收账款风险已经得到明显释放,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大幅收敛。 此外,从三季报基金持仓情况来看,2022Q3 建材行业配置比例大幅下降,并处于2017 年以来的历史低位,而近期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恢复地产链信心,预计下游需求不会更差,也印证了我们此前“最差时候已经过去”的判断,其他建材底部基本确认。

  过去我们研究建材行业下游地产需求时,更多关注在房地产开发的商品房领域,但从房屋住宅供给结构来看,商品房住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还有大部分的保障房住宅和自建住宅等,同时建筑业口径下的应用场景范畴更加丰富和多元,除住宅房屋外,还包括很多其他业态房屋,如厂房、仓库、商厦、宾馆、商务会展、科研、教育、医疗、办公用房等。从 2021 年建筑业口径房屋建筑各细分领域竣工面积构成比例来看,主要包括住宅/66%(其中商品房住宅占比约18%)、厂房及建筑物/14%、商业及服务用房/6%、科研教育医疗用房/5%、办公用房/4%、其他房屋建筑/3%、文化体育娱乐用房/1%以及仓库/0.7%。

  从七普调查数据来看,截至 2020 年我国 21 年以上房龄的住房面积已达27.6%,11-20 年房龄的占比最高为 34%,即按照当前国内建筑寿命25-30 年以及10-15年的住房翻新周期来看,90 年代的建筑已面临大修,2000 年以后完成的建筑也将逐步进入修缮期,维修和二次装修带来的存量更新需求预计将逐步释放并成为建材下游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房屋建筑面积约 40 亿平,其中住宅面积约27 亿平(商品房住宅约 7 亿平),既有建筑面积约 700 亿平,其中2004 年以来建成的存量住宅已达 380 亿平,同时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统计数据,2018 年住宅装修市场中改造性住宅装修的比例已达 34%,且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维修翻新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地产调控叠加疫情影响导致需求下行、信用崩塌,同时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侵蚀企业利润,其他建材经营压力凸显,尤其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许多中小企业加速淘汰出局。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调查情况,截止2022年3月初,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我国涂料行业大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亏损情况;同时根据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协会 5 月初调查,4 月底100%完全开工的防水企业仅占 22.73%,开工 60%以上的防水企业合计占 70.13%,资金链紧张企业大概占三层,约 30%企业现金流仅供企业生存 3 个月。 同时,2022 年 10 月政府绿色建材采购支持+防水新规落地,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对建材产品性能、品质等均提出更高要求,也有利于加速中小劣质品牌的进一步退出。目前,其他建材各细分品类行业格局仍普遍分散,“大行业、小公司”特点明显,优质头部企业集中度有望迎来新一轮提升。

  过去数十年的竞争过程中,建材行业已逐渐形成一批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规模优势、产品优势、成本优势、管理优势等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随着主业快速发展逐渐步入稳定期,企业逐步开始进行跨领域渗透,利用已有的品牌、渠道和客户资源,拓品类布局新增长点,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目前,东方雨虹、三棵树、坚朗五金、北新建材等龙头企业均通过内生培育或外延并购进行了新品类的扩张探索,从近几年收入增长贡献结构来看,新业务贡献比例提升明显,对业绩增长形成有利支撑,扩品类成果初步显现。

  同时,随着地产行业逐步进入存量时代,住宅供给结构变动带来需求端变局,与以往通过地产集采(to B)介入新房精装的模式不同,存量房二次装修与改造需求更为零散,建材企业面对的是需求更为多元的消费者,同时家装公司、门店、工长、设计师等更为专业的采购方逐渐进入主流销售渠道,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使得部分 C 端需求转由小 B 端承接。总体来看,工程与零售两大传统渠道面临深度变革,建材企业通过多渠道布局拓宽收入来源,一方面加大渠道调整力度,提高非房业务占比,另一方面加快开拓 C 端和小B 端,积极对接零散市场需求,并加速渠道下沉获得进一步的增长突破点。

  1)玻纤价格已至底部区间,库存下行拐点显现:2022 年粗纱价格高位走低,尤其 Q3 以来受国内需求释放不及预期及出口景气回落,叠加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价格持续大幅回落;电子纱/电子布自 21Q4 开始调整,2022 年亦延续下行趋势并持续磨底。10 月以来供需边际修复,各主要品种玻纤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并小幅提涨,截至 11 月 30 日,主流产品缠绕直接纱价格 4200 元/吨,较年初下降约30%,合股纱产品降幅明显,其中板材、毡用、SMC 合股纱降幅超40%;G75 电子纱价格9250元/吨,较年初下降近 40%,7628 电子布 4 元/米(年初6.0 元/米)。目前,粗纱和电子纱价格基本都已回落到前几轮周期的低点,而成本端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比上一轮周期明显抬高,预计中小企业已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同时近期各大池窑生产企业已基本实现产销平衡,库存下行拐点初显,预计玻纤价格有望逐步触底企稳。

  2)下游市场结构性景气可期,23 年需求向上有支撑:玻璃纤维下游细分市场领域众多,兼具“周期”与“成长”属性,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下游细分市场的容量提升是推动玻纤需求增长的直接原因。在双碳目标背景以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细分市场风电、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有望持续增长,玻纤有望迎来更大市场空间,看好玻纤需求中长期成长性;短期随着国内疫情影响减弱,预计需求端有望持续改善,23 年玻纤需求向上仍有良好支撑。

  1 风电领域:风电作为玻纤下游需求的重要组成,1GW 风电叶片约需1万吨玻纤用量。2022 年以来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风电并网装机增长不及预期,据国家能源局统计,1-10 月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 21.1GW,同比+10.2%,但招标需求持续旺盛,据金风科技统计 2022 年 1-9 月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76.3GW,同比+82.5%,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高招标量支撑明年风电装机增量预期,提升玻纤需求向好的确定性。

  2 汽车领域:汽车轻量化背景下,车用复合材料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新能源汽车减重诉求更强,作为铝、钢铁等部分传统车用材料的轻量化替代材料,有望进一步拉动玻纤需求。2022 年以来尽管受疫情、燃油价格上涨、消费信心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产销出现较大波动,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逻辑不减,并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 1-10 月全国汽车销量2197.5万辆,同比+4.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 528 万辆,同比+107.7%,预计2023 年仍有望贡献重要增长并为玻纤需求提供支撑。

  3 电子领域:作为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支撑体,PCB 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而电子纱/电子布作为覆铜板及 PCB 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有望持续受益 PCB 需求量提升,尤其高频高速 PCB 需求将进一步带动高端电子纱/电子布渗透率提升。根据 Prismark 数据,2021 年全球 PCB 行业产值约804.5 亿美元,同比+23.4%,预计 2026 年有望增长至 1016 亿美元,2021-2026 年CAGR 约为4.8%。2022年以来虽受多重因素扰动,PCB 需求有所弱化,尤其以PC、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持续疲软,但服务器、通讯及车用等相关 PCB 需求仍维持较好增长,预计2023 年消费电子下行趋势有望逐步修复,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继续提供增长动能,并为玻纤需求提供重要支撑。

  3)供给释放或仍有阶段性扰动,关注投产节奏:受行业持续高景气影响,企业扩产意愿大幅提升,产能释放明显加速,截至 2022 年11 月,年内已投产粗纱产能65 万吨、电子纱 16 万吨,目前均已陆续达产。但Q3 以来受市场供需格局变化影响,产能快速扩张势头明显趋缓,以中国巨石、泰山玻纤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陆续提出冷修停产计划并推迟在建项目投产计划,有效调控了产能释放的冲击,目前国内已公布冷修计划的粗纱产能仍有 31 万吨,有望阶段性对冲产能压力。结合目前在建和缓建项目,预计 22-23 年国内有投产预期的粗纱产能77万吨、电子纱 3 万吨,考虑到目前玻纤价格已到底部,预计整体扩产计划会更趋于理性,但供给释放或仍有阶段性扰动,关注投产时间和节奏。

  1) 22 年需求支撑不足,价格盈利双双承压:今年年初,浮法玻璃行业受中下游贸易商、加工商提前备货,以及生产线冷修影响,经历短暂的淡季不淡偏强运行,但在终端需求支撑不足背景下,新增订单不足,行业景气持续回落,企业保持累库状态,价格呈现持续持续回落趋势。截至 11 月下旬,浮法玻璃国内主流市场平均价为 1646.58 元/吨,较年初下降 21.54%,全年价格中枢1914.47 元/吨,较去年全年下降 25.60%;国内重点省份库存为 4647 万重箱,较年初增加57.37%,较过去五年平均中枢水平高约一倍。受浮法玻璃价格回落和原燃材料价格高位上行叠加影响,今年以来行业盈利水平持续降低并触及近年来低位,部分浮法玻璃生产企业陷入亏损状态。

  2) 供给收缩进行中,竣工端支撑值得期待:受去年玻璃行业高景气影响,行业复产产能明显增加,尽管去年四季度后玻璃价格总体呈现下行趋势,但在企业资金状况积累相对充裕、对景气改善的预期、以及耐火砖紧张带来的高昂冷修停产成本背景下,今年上半年行业冷修产能并未明显增加,整体仍维持较高的在产产能规模。 随着今年二季度后浮法企业库存持续攀升,价格和盈利水平不断下行并出现亏损,多数企业售价跌破现金流成本,供需矛盾持续显现,浮法企业悲观心态增加,并逐步开启达到条件的生产线冷修,缓解供应压力,下半年冷修生产线规模远超近年同期水平。截至 11 月末,全年累计冷修生产线 条,复产新建生产线 年以来产能净减少最高水平,且目前仍有生产线有冷修计划,为未来行业运行提供更好的基础。

  目前行业运行仍存一定压力,供给收缩仍在进行时,展望2023 年,预计浮法玻璃供给端有望继续呈现净减少趋势;需求端方面,今年下半年房地产重磅政策不断出台并加速落地,“保交付”受到多方支持,明年地产竣工端将呈现较好韧性,并有望对玻璃需求形成较良好的支撑。综合上述供求分析,我们判断,当前浮法玻璃行业已处于底部区间运行,随着供给端的收缩持续和地产竣工需求的逐步释放,行业高库存压力或将在明年一季度后逐步缓解,玻璃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获得边际改善,行业景气修复可期,实际竣工需求释放的进度和强度值得重点关注。

  3) 积极布局科技升级,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可期:随着经济发展,玻璃的应用场景除了传统的建筑基础材料外,已经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并且对其性能、功能、组分和制造技术、工艺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玻璃工业经过近年来的科技升级和自主创新,龙头企业在主流产品领域已经获得一定技术成果,通过把握行业变革和技术升级带来的机遇,逐步在电子(盖板)玻璃、药用玻璃等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随着规模扩张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未来有望加快实现国产替代。 电子玻璃方面,旗滨集团在今年将醴陵旗滨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并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宣布将分拆湖南旗滨电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和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此外,公司宣布在浙江绍兴电子玻璃三期项目,进一步扩大公司在电子玻璃领域的市场份额。南玻A 河北视窗电子玻璃二期生产线点火,同时,高铝二代 KK6-P 锂铝硅电子玻璃成功突破搭载OLED屏幕高端应用。亚玛顿今年 8 月宣布在湖北十堰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亚玛顿(湖北)高清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高端电子玻璃产品及原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提升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竞争力。 药用玻璃方面,力诺特玻于去年 11 月正式登陆创业板,其中约61.5%的募集资金(3.3 亿)用于中性硼硅药用玻璃扩产项目,该项目于今年5 月已正式投产,此外,7-10 月,多个药用玻璃项目成功点火;东旭集团、正川股份、山东药玻等亦有相应药玻项目规划或点火。旗滨集团中性硼硅药用玻璃一期项目于去年10月进入商业化运营,部分产品已批量化生产和销售,良品率逐步提升,二期项目于今年 11 月正式点火,目前三期、四期项目正在选址筹建中,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随着玻璃产业在高端化产品方向上的持续积累、突破,产业升级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头部企业通过向高端产品的研究和布局,一方面有助于研发积累,加速未来成果转化,为头部企业中长期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业绩周期波动有望得到一定熨平,整体经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将持续增强。

  1) 价格全年震荡运行,景气边际改善: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产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一方面,海外加速能源转型、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等因素使得海外市场表现良好,国内出口需求获得明显提振,另一方面,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分布式光伏拉动光伏玻璃市场需求,同时,叠加成本端上涨因素,光伏玻璃价格呈现小幅上行趋势。随着今年以来光伏玻璃新建生产线的陆续投产,二季度后产能逐步释放,光伏玻璃供需格局偏弱,库存持续增加,行业运行呈现一定压力。进入四季度传统地面电站装机旺季,同时,持续处于价格高位的硅料价格边际松动,组件厂家开工率提升,成本支撑下,光伏玻璃企业积极推涨价格并触及上半年高位。截至 11 月末,3.2mm 原片主流价格约 18 元/平米,同比下降12.2%,较年初小幅上涨 5.88%,3.2mm 镀膜主流价格为 27.9 元/平米,同比下跌0.45%,较年初上涨 11.6%,库存天数为 16.61 天,同比下降28.85%。

  2) 产业发展+行业趋势驱动,需求增长确定性强:在全球范围“碳中和”的能源结构转型驱动下,加快构建清洁能源、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各国重要任务。作为能源结构改革的重要手段,在技术进步和政策刺激推动下,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实现全球领先,并成为我国重要战略新兴产业,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在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下,光伏玻璃需求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①多国上调装机量目标,新增装机量有望持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今年1-10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实现 58.24GW,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98.7%;前三季度,PV Infolink 统计我国光伏组件累计出口121.5GW,同比增长89%,整体全球市场需求表现旺盛。今年 7 月,CPIA 将今年全国新增装机量预测调高上调10GW,预计全年实现 85-100GW,相应上调全年全球新增装机量至205-250GW;随着全球各国继续纷纷调高未来长期光伏装机目标,预计2030 年,全球新增装机量持续提升至 315-366GW,中长期光伏装机量有望持续增长。

  ②双玻组件优势明显,市占率提升趋势有望延续:双玻光伏组件是指由光伏盖板玻璃、光伏背板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复合层,电池片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所形成的光伏电池组件,主要由五层组成:玻璃-EVA 胶膜-太阳电池-EVA 胶膜-背板玻璃,与常规组件相比,主要变化为将背板、铝边框改换成玻璃背板。与传统单玻组件相比,主流结构的双玻双面组件发电效率更高,同时具有生命周期较长、低衰减率、耐候性、防火等级高、散热性好、绝缘好、易清洗等优势。

  双玻组件此前并未得到大面积普及,主要由于双玻组件需要的双面高效电池技术尚未成熟造成的推广困难。2015 年光伏领跑者计划推出,国家通过此项计划引导光伏行业有序升级,行业积极响应并顺势加快高效电池技术从研发走向量产的步伐,高效电池成为市场主导,发电效率更高的单晶硅电池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截至 2021 年,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已经从2016年的19.5%加速提高至 94.5%,对于双玻组件的普及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目前双面组件已经从 2017 年的 2%市占率提升至 37.4%,预计 2023 年后将超越单玻组件,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并有助于光伏玻璃的需求提升。

  ③大尺寸组件加速渗透,未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从光伏硅片的发展历史来看,整体持续沿着大尺寸的方向推进,主要由于一方面提高硅片尺寸可提升单位时间产出的电池、组件功率,另一方面,有助于组件生产商的单位生产、运营成本,以及其电站客户的支架、桩基、电缆、运输安装等方面的单位成本降低。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1 年,156.75mm 尺寸占比已下降至5%,158.75mm和 166mm 尺寸占比合计下降至 50%,未来将继续降低,182mm 和210mm 尺寸合计占比快速从 2020 年的 4.5%增长至 2021 年的 45%,预计未来占比仍将快速扩大;由于 166mm 是现有电池产线可升级的最大尺寸方案,因此将是近2 年的过渡尺寸。整体来看,大尺寸正在快速占据市场主流地位,未来大尺寸占比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3) 产能扩张有望回归理性,格局有望边际改善:“双碳”背景下,2020年后光伏行业景气快速提升,光伏玻璃行业吸引众多企业进行产能扩张,包括行业龙头和产业链相关企业等。考虑到光伏玻璃扩产周期为1-1.5 年,因此,2021-2023年整体光伏玻璃产能呈现加速投放趋势。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我国光伏玻璃行业在产企业共 39 家,投产产能120 窑402 条生产线 万吨/日,新增在产产能同比增加 70.5%,我们预计到2022 年末总产能约7.4万吨/日,2023 年规划产能增速仍将实现约 60%。

  尽管目前规划产能较多,但在政策和行业景气制约下,行业未来扩产节奏有望一定程度上放缓并回归理性,主要由于: ①加强产能预警,促进未来供给有序释放:尽管 2020 年12 月工信部发布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中取消新建压延光伏玻璃产能置换的要求,但其中明确新建项目应委托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召开听证会,且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履行承诺不生产建筑玻璃。今年二季度,全国多地相继举办相关项目听证会,大量产能建设规划为市场对未来行业供给带来一定担忧。但从下半年相关部门举措来看,未来产能扩张节奏存在一定放缓预期,并有望有序释放。8 月份,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协会组织召开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分析座谈会,会议提出当前光伏压延玻璃产能新增过快,对于企业方面,呼吁高度重视潜在产能过剩风险,建议企业在投资光伏压延玻璃项目时要慎重决策,认清行业发展形势,按照政策要求有序开展投资建设、有序释放产能;对于行业方面,建议继续协助政府部门做好产能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有序竞争,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11 月,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要求开展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预警,指导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合理布局。结合 9-10 月,宁夏、江苏工信厅针对上半年听证会披露建设项目公示,存在部分项目未通过或点火投产时间延迟的结果来看,产能预警制度未来将继续发挥一定产能调控作用,降低行业无序竞争,助力行业健康运行。 ②行业盈利下行,抑制中小企业扩产意愿: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产能的持续投放,光伏玻璃价格下行后保持低位震荡运行,叠加成本端原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盈利承压,一定程度上抑制资金实力偏弱的中小企业扩产意愿。

  4) 龙头企业地位有望巩固,优质企业有望突围:光伏玻璃产业具有明显的重资产属性,行业运行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我国光伏压延玻璃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工艺方面已经相对成熟,企业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资源等方面带来的成本差异。目前我国光伏玻璃行业呈现“两超多强”格局,在2020 年下半年后至今的新一轮扩展周期中,不仅包括已有的光伏玻璃企业,还有浮法玻璃企业、电子日用玻璃企业、以及光伏产业链相关企业等。现有的光伏玻璃企业中,龙头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已经具备有较明显的规模、成本、客户资源优势,在今年行业盈利水平有所承压时与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拉开明显差距,同时,在当前新一轮的加速扩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单窑产能规模,加强资源布局,未来行业地位有望持续巩固。新进入企业中,部分企业具备有良好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在大力推进产能建设的同时,积极配套布局上游硅砂资源,未来有望在竞争中突围,实现跨越式发展。

  1)全年行业景气偏弱,量价下行盈利承压:今年以来,受疫情全国多点扩散复发、地产项目资金紧张、局部天气不利、工程施工受限等多重因素影响,水泥需求较往年明显偏少,价格自年初的高位持续回落,并触及近四年来低位,出货率自二季度后持续低于往年同期,下半年传统旺季需求略有改善,但整体仍不及往年同期,库存表现持续处于高位,在企业协同下,价格虽呈现季节性小幅回升,但运行表现仍较为疲弱。 截至 11 月末,全国高标水泥均价为 456.6 元/吨,较年初下降13.26%,今年以来价格中枢约 470.3 元/吨,较去年全年中枢下降 3.14%。同时,今年以来,受国际政治局势动荡、煤炭出口大国印尼出口禁令等因素影响,动力煤价格自去年高位进一步上行,水泥价格下跌的同时,盈利水平持续回落,并达到2017 年左右水平。

  2)行业加强自律,错峰生产约束供给,行业再均衡可期:面对今年需求端的下行压力,行业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多地企业加强自律协同。除了进行冬季常态化错峰生产外,多地非采暖季错峰限产天数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和延长。

  展望 2023 年,水泥需求有望获得一定支撑,一方面,今年因施工、资金条件受限的滞后项目明年有望逐步落地,另一方面,基建增长有望延续,房地产新开工需求有望获得边际修复;供给端方面,预计 2023 年全年总产能有望维持今年持平状态,同时,行业自律协同仍有望继续保持,整体明年供需格局有望边际改善,行业运行“再均衡”值得期待。

  3)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升级,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推进,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在全球 CO2排放量中占比持续提升,并成为全球碳中和的重要领域。我国水泥产量全球占比约 57%,是水泥工业碳排放的主要国家。水泥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熟料煅烧环节,其碳排放占比95%以上,其中60%来自于碳酸盐原料(主要为石灰石)煅烧分解产生的过程排放,35%来自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针对水泥行业减排,主要方法包括: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新能源技术应用,提高替代燃料,寻求技术突破(使用低碳原材料、低钙水泥)、研究推广碳捕集技术等。

  ①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从短期来看,加快水泥行业淘汰落后和低效产能退出,进一步促进产能置换政策的落实,有助于加快实现水泥行业碳达峰,同时,有利于未来新技术的集中研发与大规模部署。《建材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指导目录》中明确需要淘汰 2500t/d 及以下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 吨水泥熟料生产线 年底,我国水泥行业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 5%,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24%(约4.5亿吨),按照 2025 年,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的目标,约有5亿吨熟料生产线需要进行改造提升,而部分单体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能效水平提升的投资回报空间有限。因此,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产能置换2500t/d及以下生产线并建设单线大规模水泥熟料项目,促进生产线能效提升,有望成为未来行业调整趋势,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②推进原燃料替代技术,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从短中期角度来看,发展和研究原燃料替换可降低熟料生产的燃烧排放和过程排放,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成为企业优选,其中处置固体废弃物可替代熟料,处置有机废弃物可作为燃料。低碳原料方面,钢渣、电石渣、硅钙渣、煤粉灰等含钙的工业废渣可以替代一部分石灰石原料,例如,水泥生料中电石渣配料比为 60%时刻实现40%的CO2减排量,钢渣配料比为 4%时刻实现吨熟料 CO2排放量降低 4.4kg。燃料替代方面,目前可应用的材料超过 100 种,如城市生活垃圾、轮胎、废油及熔剂、固体回收燃料等,其中较有潜力的包括固体废弃物、生物质等。目前我国熟料煅烧阶段化石燃料主要依赖煤炭,替代燃料使用的比例较欧美国家显著偏低。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已有约 17%的水泥生产线配备了协同处置能力,近年来,龙头企业响应政策号召,积极参与布局,促进未来协同固体废弃物替代原燃料技术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巩固水泥主业竞争力。今年10月,海螺水泥完成控股收购海螺环保,通过海螺环保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废及危废业务,与水泥业务形成高度协同,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加快绿色转型升级步伐;华新水泥在已有技术积累上,今年加大对钢渣、炉渣等工业副产品等替代原料对天然钙基材料的替代;塔牌集团于去年底收购惠塔环保,主营工业废弃物收集与处理,目前具备不锈钢污泥处理能力 25 万吨/年,此外,公司还在部分生产线上配置铝灰渣替代原料项目,未来还将考虑配置含有生物质替代燃料固废项目。

  ③布局新能源新技术,龙头企业先行:从中长期目标来看,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加速推动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研发等,有望成为未来水泥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抓手。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电力已实现对煤电的成本优势,探索氢能在工业领域替代应用也被明确列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长期来看,CCUS 将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目前大规模采用 CCUS 还存在一定的成本和技术挑战,但国内已经有头部企业试点示范项目,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效应的逐步显现,CCUS 有望成为未来水泥产业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技术之一。 针对清洁能源和 CCUS,部分龙头企业已经走在行业前列。今年3 月份,海螺水泥发布 2022 年新能源投资计划,将投资 50 亿元用于发展光伏电站、储能项目等新能源业务,预计到年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可达 1GW,年发电能力可达10 亿度;同期,冀东水泥与中化学建投公司、中国五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氢能领域开展合作;海螺水泥已建成世界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将水泥厂中的烟气二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产品,可用于工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年捕集 5 万吨二氧化碳,今年 6 月,海螺集团投资成立安徽碳合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2.5 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等;华新水泥计划将在 2025 年开展 CO2捕集、利用项目,2030 年在川渝、广东、鄂西等地区开展(全氧燃烧+)CCUS 试点项目,并于2035 年二代CCUS技术逐渐成熟后,在公司适宜的生产线逐步推广 CCUS。

  总体来看,在“双碳”目标下,水泥行业积极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一方面,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落实产能置换等行政措施,约束总产量和碳排放,倒逼行业出清落后、低效产能,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龙头企业提前探索布局发展包括替代原燃料、清洁能源、CCUS 等技术,随着未来绿色低碳转型的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或将面临减排方面成本增加,龙头企业有望不断拉开行业差距,并进一步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

  4)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打造企业第二成长曲线:随着我国水泥产业进入平台期,近年来,水泥企业以水泥主业为核心,加速发展以骨料、混凝土等为代表的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推动未来企业高质量增长。 今年 3 月,万年青与玉兔新材料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白水泥、砂石骨料、石灰等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拓展合作空间;5 月,海螺水泥以底价68.2 亿元竞得广东省储量超 2 亿方花岗岩大矿;华新水泥各大绿色建材产业园陆续开工,建设内容包括绿色新材料生产线、余热发电系统、生活垃圾环保项目等,上半年骨料新增产能 1350 万吨/年,9 月份阳新亿吨机制砂项目(一期)宣布投产并已开始小批量对外销售,10 月份,控股子公司黄石华新竞得储量21.35 亿吨、规划产能9500万吨的石灰岩矿采矿权,进一步拓展矿山-骨料-混凝土产业链一体化建设。从过去几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非水泥业务情况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非水泥业务收入和毛利平均占比分别达到 20.9%和 20.4%,较五年前分别提高10.4和11.4个百分点,整体均呈现较明显上升趋势,且今年提升速度较快。随着企业在非水泥产业链上下游业务上的进一步拓展,未来非水泥业务占比仍有提升空间,并有望在一定程度上与水泥业务发挥良好协同作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打造企业第二成长曲线。

  1)碳纤维价格逐步松动下滑,T700 级韧性相对更强:2020 年以来受益以风电为代表的下游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叠加禁运、疫情影响,同时国内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供需失衡,碳纤维价格大幅上涨并持续走高。2022 上半年国内主要碳纤维价格基本保持高位稳定,均价维持在 180 元/kg 以上,下半年以来受供给增加以及风电和体育休闲等需求阶段性下滑的双重因素影响,不同品种碳纤维价格开始逐步呈现下滑趋势,其中截至 11 月末国产 T700 级 12K、T300 级12K、T300 级24/25K、T300 级 48/50K 碳纤维分别较年初-11.5%/-26.3%/-11.8%/-14.6%,年初至今均价分别较上年同期+44.4%/+6.6%/+5.1%/+5.1%,整体来看T700 价格涨幅更高、韧性相对更强。

  2)碳纤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风光氢贡献新增长动能:碳纤维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比强度和比模量的纤维,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交通运输、能源装备、建筑及结构补强等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2021 年碳纤维的四大应用领域分别是风电叶片、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压力容器,占比 28.0%、14.0%、15.7%、9.3%,合计67%。国内碳纤维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下游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从航空航天、体育休闲逐步延伸到风电叶片、压力容器、建筑补强等一般工业领域,2021 年国内碳纤维前三大应用市场为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和碳碳复材,需求量占比分别为36.1%、28.1%和11.2%。 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轻量化、节能降耗发展趋势强劲,轻质、高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轻量化技术领域中的首选材料,在风电领域的叶片制造、太阳能领域硅片生产的热场材料、氢能领域的储运装备等领域有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预计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传统领域需求贡献稳定支撑,风电、光伏、氢能等应用市场将持续提供新的增长动能,碳纤维市场成长潜力巨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已成为碳纤维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2008-2021 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从 0.82 万吨增加到 6.2 万吨,CAGR 达17%,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 9.5%,占全球比例从 22.5%提升到 52.9%,并处于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奥赛碳纤维数据,预计 2025 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有望达15.9 万吨,2021-2025年CAGR为 26.4%,同期全球需求量 20 万吨,CAGR 为 14.1%,增长最快的市场为风电叶片、压力容器和碳碳复材,CAGR 分别为 25%、20%和 30%。

  3)碳纤维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增量主要以大丝束产品为主:2020 年以来受益下游应用市场拓展及国内大丝束工艺技术的突破,我国碳纤维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并已成为全球碳纤维供给的重要区域;根据赛奥碳纤维数据,2021 年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运行产能 6.34 万吨,同比+75.4%,占全球比例30.5%,增加的产能主要为吉林化纤集团(+16000 吨/大丝束)、新创碳谷(+6000 吨/大丝束)、中复神鹰(+6000 吨/小丝束),宝旌碳纤维(+2000 吨/大丝束),增量主要以大丝束产品为主。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2 年 11 月,国内相关企业新增产能年内新增产能约2.5万吨,未来仍有计划投产的产能合计 15 万吨,供给大部分仍以大丝束产品为主,但 T700 及更高等级碳纤维供应仍相对紧缺。

  1)市场空间持续增长,行业发展未来可期:根据中建租协数据,2021 年,全国建筑铝合金模板生产销售、租赁承包收入约 383 亿元。目前,国内铝模板使用渗透率较低,我们测算当铝模板在新开工面积市占率达20%时,行业空间有望达约593 亿元,若实现市占率 50%,则空间有望达 1482 亿元。如果考虑铝合金模板向其他细分领域的渗透,如地下管廊等公共项目建设,则市场规模有望更大。根据安泰科对 2020-2024 年铝模板新增需求量测算,四年需求复合增速约 15%,预计到 2024 年铝模板市场新增需求将达到1.14 亿平米,对应上文测试的市场空间约 575 亿元。

  2)行业运行承压,部分中小企业退出竞争:受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房地产行业强监管下房企资金困难、以及限电减产、疫情反复等一系列原因,今年铝模板行业景气度延续低迷状态。截至今年 11 月,中国铝合金模板行业运行发展指数为 37%,低于荣枯线pct;企业新订单指数为33.7%,市场总体需求仍然为收缩状态;铝模销售价格、租赁价格和行业利润水平指数分别为20.7%、19.6%和18.5%,整体均处于底部低位运行。 行业运行承压背景之下,企业回款难度增加,中小企业利润恶化明显,并遏制行业快速扩张,在阻止外部新增产能进入的同时,甚至导致部分中小企业退出行业竞争,铝模板行业逐步告别了过去高扩张、高杠杆、先建工厂、再争市场的发展模式。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铝合金模板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租赁承包企业数量为 700 余家,较 2020 年减少 100 家左右,2022 年上半年进一步减少至 600 余家,部分企业抛售资产,逐步退出市场。

  3)积极因素正在积累,行业拐点已初步显现:一方面,作为铝模板下游重要应用领域,房地产行业今年以来政策逐步转向积极,核心数据已出现结构性边际修复;另一方面,铝模板核心原材料铝锭价格保持回落,目前价格约1.9 万元/吨,较年初高点已下降约 17%,钢材价格今年价格同样保持回落,促进铝模板行业景气改善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

  4)精细化管理时代到来,优质企业大有可为:根据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数据,当前铝模企业新、旧铝模板配比大约 30%:70%左右,行业进入“旧板为王”的行业洗牌阶段,旧模板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时代到来,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无法统筹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在维护翻新、施工管理、进场堆场等重要环节中无法精确做到细节管控和优化成本。铝模板产品全生命周转使用周期长,租赁业务链条长且复杂,铝模板高质量的精细化管理体现在采购、设计、制造、材料、人、物等多方面,必须对采购、设计、制造、材料、人、物消耗、物流、翻新、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实施管理,深入产品每个环节、每块组件、每轮翻新的精确运维,做到铝模板全周期的可追溯、产品质量环节节点保障,因此,行业在全流程管理上具有明显壁垒。在行业洗牌过程中,提前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布局的企业将具备更深的成本、管理护城河,未来有望通过合并中小企业产能,整合区域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并逐步脱颖而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空调维修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空调维修:

  • 下一个空调维修: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普通空调维修 非金属建材行业2023年度策略:新的…
    普通空调维修 财务干货 财务必备146个常用的Exce…
    普通空调维修 永济商业计划书免费案例今日价格一…
    普通空调维修 物流运费价格表
    普通空调维修 信用卡20周年:招行信用卡的「危机…
    普通空调原理 摩恩电气董秘回复:漆包线的生产车…
    普通空调原理 【图解】VOCs废气处理系统工艺原理
    普通空调原理 【联线基层】_应急
    普通空调原理 光明区应急管理局率先发布洁净车间…
    普通空调原理 【干货】除尘技术原理与应用
    普通变频空调 MBO美博发布共享空调20版 空调硬件…
    普通变频空调 MBO美博空调发布全球化战略
    普通变频空调 MBO美博空调入选中国优选品牌助力中…
    普通变频空调 MBO美博“加速度” 引爆空调行业的…
    普通变频空调 不忘初心 MBO美博空调爱心助残在行…
    普通空调功率 空调选购误区:不能单看房间面积选…
    普通空调功率 空调匹数与面积的关系 空调新品介绍
    普通空调功率 空调的匹数与住房的面积怎么算
    普通空调功率 空调匹数与面积关系是?
    普通空调功率 一文看懂空调匹数与房间面积该怎么…
    普通汽车空调 爱才助企|海阳三贤电子科技有限公…
    普通汽车空调 【小微企业成长故事】豪达汽配:努…
    普通汽车空调 惠州线名
    普通汽车空调 汽车线束公司介绍
    普通汽车空调 电连技术获36家机构调研:从产品标…
    普通空调清洗 4个简单方法教你自己消除空调异味
    普通空调清洗 清洗空调异味的小技巧。今早的发现
    普通空调清洗 要用空调了 三招除异味
    普通空调清洗 空调有异味不可忽视
    普通空调清洗 怎么判断家里的空调需要清洗了?
    空调维修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