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全国市场,今年上半年空调整体市场规模增长幅度不小,同比提升了28.17%。然而,空调线上市场的均价则持续回落,同比减少4.02%至2604元左右,市场继续以价换量。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线上市场,仅有小米空调的均价上涨了10.64%,其他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线下市场,空调的整体均价则达到了3916元,同比小幅增长2.79%。数据反映出两个情况:一是线下用户更倾向于购买高端机型,二是互联网品牌因市场布局和渠道特性,线下话语权依旧孱弱,仅能依赖线上市场提价。
综合京东、天猫空调销售榜单的数据,美的、格力、小米位列品牌前三,2000元左右的1.5匹机型最为畅销。另外,海尔、TCL的2000元以内机型也榜上有名;华凌(美的旗下子品牌)、奥克斯空调则凭借高性价比在千元价位更受欢迎。线下市场方面,仍以美的、格力和海尔为主,三大品牌长期占据超70%的整体市场份额。
对于今年全力攻坚空调市场的海信来说,正面临不小的压力。海信空调内部负责人坦言,今年的空调市场竞争烈度远超以往,堪称 “内卷” 加剧。
作为使用年限较长、复购率较低的大家电,空调市场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便会进入存量阶段。极端天气作为偶发事件,显然无法成为支撑企业实现长期增长的锚点,产品力、售后服务才是关键。家电产业专家梁振鹏认为:“高能效比空调、带有健康功能的空调,这成为消费者购买空调的刚性需求。同时,智能化和场景化的空调,渗透得比较快。”调研数据也印证了以上的观点。
奥维云网联合苏宁易购发布白皮书,深入分析空调发展趋势。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对空调的三大基本刚需分别是:节能、健康和智能化。受访用户中,约42%愿意为了节省电费而选择更节能的产品;超过30%用户对静音、抑菌和新风净化表现出浓厚兴趣;另外还有超30%用户倾向于选购智能化控制、自动调温的空调产品。上述需求,对于企业研发新产品无疑是具有指导性作用的。
另外,空调虽并非高精尖产品,但对品控、安装及售后要求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对用户体验影响较大。在黑猫投诉上,包括美的、格力、小米等品牌均有超过5000条投诉量,问题普遍集中在空调漏水、不制冷,以及一些销售和售后问题。短视频平台上,也不乏主流品牌空调漏水的视频,导致消费者怨声载道。
据《消费者报道》根据2021-2023年空调产品全国抽检年份数据分析,随着近年来空调价格不断下探,合格率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梁振鹏指出,铜作为空调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近年来价格持续攀升。对于大品牌来说可以通过规模化优势缓解、但部分中小品牌则试图通过不成熟的“以铝代铜”技术来降低成本,导致产品性能及质量下降。
奥维云网报告亦指出,2025年上半年空调投诉量同比激增22%,其中“能效虚标”、“寿命缩水”问题占比超40%,与铝代替铜的三大痛点不无关系。相对铜来说,铝的导热系数较差(仅为铜的60%)、膨胀系数较高(比铜高40%)以及铝材焊接缺乏工艺标准体系,在现有工艺下很容易出现使用寿命问题。
针对此类现象,国家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明确支持铝材在家电领域的应用,有望逐步规范并加速国内空调行业“以铝代铜”的进程。同时,美的、海尔、TCL等巨头也在努力通过技术迭代改善关键技术环节,通过了国际标准验证并应用在部分出口机型上,为国内市场的技术更新积累经验。
|